高校工商管理系学生的能力锻炼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 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方案与社会人才需求紧密相关,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综合能力强,竞争优势大日趋明显,说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重心应向综合能力培育转移。对于工科类的专业,由于本身技能含量较高,精尖人才的竞争优势仍然存在。 然而,对于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来讲,其专业技能相互之间的关联度高,在具体职业岗位上也非常明显。 以会计岗位招聘为例,许多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对于这个岗位的责任往往是既是会计,也兼任文员的工作。在应聘这类岗位时,往往具有人力资源文秘技能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或者具有会计技能的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其竞争优势明显大于一个简单的会计核算人员或者简单的文秘专业。而会计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都属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可见,加强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综合能力的培育是十分必要也是符合市场人才需求的。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育问题进行思考,就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为契机展开关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育及拓展问题展开实验。初步设想形成本文。 1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学生综合能力内涵界定 1.1 工商管理专业涵盖范围界定 工商管理专业,一般都被误认为是单一的管理专业。 根据我国的《中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以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①中所列示的具体学科类别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工商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而在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当中才提出工商管理专业,并且在该专业下设若干子类专业。因此可见,工商管理专业是集合多门学科的管理专业,它本身存在就是以多门学科综合为基础。所以说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育就应该是以综合管理能力培育为目标。 从各大高校所开设的工商管理专业来看,如北京大学 MBA项目的专业方向就包括会计与财务管理、金融管理、决策与信息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战略与国际企业管理和创业管理②;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工商管理(环境商务)、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③。由此可见,各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界定并没有明确界限。因此本文对工商管理专业界定从一般工商管理类技能考虑,根据技能培育需求进行设计。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包括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行政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 1.2 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