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校师德建设实践思路

高校师德建设实践思路_第1页
1/15
高校师德建设实践思路_第2页
2/15
高校师德建设实践思路_第3页
3/15
高校师德建设实践思路 一、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紧迫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进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大,已经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观念也延伸到道德领域,高校老师职业行为呈现出层次性、差异性、物质利益性。[2]市场经济在给师德建设提供正面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对师德建设产生种种负面影响。长期以来,许多高校把切实加强师德建设作为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重要举措,提高了人才培育质量,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增强了学校综合实力,促进了学校科学进展。但毋庸讳言,当前,不少高校对师德建设重视还不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3]一是高校老师职业行为对一定物质利益的追求冲击传统师德师风精神,引发缺乏敬业精神、责任意识淡薄等有损老师师德师风的问题。二是高校师德建设制度和法律规范不完善,缺乏有效活动载体。三是高校老师师德建设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与考核机制。四是高校老师师德培训力度不够,正确的导向机制不够系统。五是高校青年老师师德问题突出,人文修养和教育情怀仍需培育。青年老师思想中存在的教书与育人两回事的错误思想与社会对高校青年老师的期望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既影响了大学的人才培育质量,更制约了大学自身的进展空间。[4]因此,切实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当前所面临的一项既紧迫又艰巨的重大战略任务。 二、高校办学实践中师德建设面临的问题 作为培育了以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和束怀瑞、印象初、山仑、朱兆良、于振文、李玉 7 位两院院士为杰出代表的 17 万优秀人才,获得了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在内的 33 项国家科技、教学成果奖励的百年老校,山东农业大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师德建设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具有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代表性和普遍性。2024 年至 2024 年,该高校在新学年开始后连续对18 个学院进行老师思想状况的问卷调研,每次调研发放 100 份问卷,老师们以无记名的方式填写,4 年来,共计 400 人次参加,其中有效问卷 397 张。全部调查对象中,正高级职称老师 66 人占 17%,副高级职称老师 150 人占 38%,中级职称老师 150 人占 38%,处级及以下 31 人占 8%;30 岁及以下老师 35 人占 9%,31—40 岁老师 180人占 45%,41-50 岁老师 145 人占 37%,50 岁以上老师 37 人占9%。2024 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校师德建设实践思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