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我国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推动,高校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但是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高校除了要做好专业课教学,还要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要重视德育教育,全面落实国家的有关政策,加强专业课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国家培育高素养的专业人才。该文对目前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高校专业课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最后提出了专业课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高等院校;专业课教育;德育教育;渗透融合 我党十七大报告中曾指出:“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为先,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老师的义务,更是历史的使命。”可见德育教育在当今社会和教育机构的重要性。在高等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有利于辅助专业课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素养教育要求下,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养和道德水平,是实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键,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1 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和老师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 目前,部分高校和老师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德育教育和专业课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部分老师只注重专业课教学,一般都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法律规范的专业课教学计划,然而缺乏德育教学的规划。老师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与素养教育的理念却相距甚远。部分专业课老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将专业课与德育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教学呈现出机械化的状态。 1.2 专业课老师德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素养教育理念的深化,很多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但目前影响德育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老师的德育教学水平有待提升。很多高校的专业课老师在专业教育领域具有很高的水平,专业知识掌握扎实,专业教育技能很高,但在德育教育方面有所欠缺,导致专业课中的德育教育难以开展,专业课与德育教育融合不够紧密。尤其一些理科的专业课老师忽视思想道德教育,人文社科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专业课老师德育教育渗透能力不强,个别老师缺乏职业素养,对学生不负责任,在学生中的形象不高,因此,德育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