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务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课程数据管理数据完整性 论文摘要:课程作为教务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其完整性对整个系统的数据管理质量和运行效果影响重大。本文针对课程数据完整性的有关问题,诠释了课程数据完整性的基本内涵,探究了课程数据完整性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保证课程数据完整性的一些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进展和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学分制的推行,应用教务管理系统已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必定选择。在教务管理系统中课程是最重要的基础数据,贯穿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试、成绩、教材、毕业审查等各个管理过程,几乎与教务系统中所有子系统存在密切的关联。课程数据管理用来维护全校的课程信息,包括添加课程、删除课程、修改课程属性等,以建立课程基础数据库,供其它子系统引用。课程数据管理的科学、合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务管理系统的运行效果,对整个系统应用的成败至关重要。[1] 以某教务管理系统为例,通过对该系统用户的调查看到,高校在课程数据管理中存在着诸多数据异常错误或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重复设课。在课程库中对实属同一门课程(课程名、学分、课程类型等属性均相同)而设置了多个课程号,直接的后果造成在分年级、分专业教学计划中对同一课程引用了不同的课程号,从而导致教学运行环节中课程安排、学生选课、课程重修、考试安排、毕业审查等管理工作常常出现重复课程,需要进行课程替换或合并等杂乱情况; 二是课程信息维护不完全或不准确。对课程数据的一些关键属性,比如课程类型、学分、学时等,没有全面维护或维护不准确,导致其它子系统对课程引用发生偏差或错误,比如学时不正确会引起任务书录入不准确而直接影响排课结果; 三是成绩库中出现一课多学分并存或已修学分发生变化。课程管理员随意修改课程库中的课程学分,而成绩子系统对课程学分刷新或记载存在不同步的差异,导致成绩库中一门课程出现多学分并存或已修学分发生变化的学分不一致的情况,对学生毕业审查结果影响极大; 四是数据表中出现无课程号数据。在教学计划、成绩、教学任务书等数据表中莫名出现有数据但无课程号的情况,这种情况是由于对课程库删除了被引用的课程导致,造成其它数据表中产生垃圾数据或异常错误。 种种问题的出现,造成教务管理系统中课程数据混乱或异常错误,严重影响着教务管理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系统运行效果。笔者认为,产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