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老师继续教育困境及策略 一、教学指向的河北省高校老师继续教育体系所面临的困境 (一)高校老师的继续教育内驱动力不足,教学能力的进展未能受到足够重视高校老师身兼高校教学进展以及科学讨论的双重任务,从理论上看,此二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受老师评价机制、传统进展理念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河北省高校普遍存在着高校老师教学能力的进展未能受到足够重视、老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内驱动力不足等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校老师教学成果的定量评价比较困难,而科研成果可以在量化的基础上通过影响因子进行甄别推断;学科竞赛等受到院校、系等参加人员的限制,相对机会较少,老师虽然付出大量心血但是却未必能够获得展示的舞台;教学水平评价多将获奖以及专家的评价作为评价标准,由于奖项的自身限制以及专家的学科背景和主观因素等的影响,高校老师在教学改革方面存在着“疙瘩”;科研水平提升会带动教学能力提高的传统认识在高校占据较大“市场”,而由此观念引出的便是高校老师关注所从事学科的前沿进展,具有较强科研能力或学科背景强的老师同样能够获得“教学名师”等教学方面的奖励,高校老师不自觉地倾向于科研水平的提升;受限于时间以及个人进展等因素,即使对教学能力影响教学质量持肯定态度的老师也不得已将科研列为教学生活的重点;在职称评定等压力的作用下,高校老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为拿到证书,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进展并不积极,能够主动将学习的内容运用于教学的老师并不是很多。(二)高校老师继续教育机构的进展经验短缺,特色定位不明显我国高校老师继续教育机构正式起步于2011年7月教育部和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目前河北省高校老师继续教育机构的运营状况主要面临着以下问题:作为高校老师继续教育机构主要载体的高校老师教学进展中心,在高校中的定位不高,多挂靠在如教务处、师资科之下,执行的也多为管理机构职能,如负责新进老师的校内专项培训、岗前培训、网络培训以及教学沙龙、午间漫谈、名师讲坛、卓越讲坛、教学训练、教学咨询等老师培训工作;老师继续教育机构的宗旨多为服务教学、服务老师进展,设置宗旨趋同倾向明显,同时老师继续教育机构的服务形式也多局限于开展老师培训、教学评估与激励、教学讨论与沟通的方式等传统形式。高校老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问题,不仅需要对高校老师进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