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声乐教育思想理念分析 【摘要】民族声乐教学是一个国家音乐教育的必修课,它彰显和继承了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特色,对于推广和传承民族文化艺术具有积极的作用。当前的国家民族音乐教育方向、教育内容、教学选材和教学思路不能与时俱进,还有待加强思想理念创新,。 【关键词】高校;民族声乐;教育教学;思想理念 民族声乐植根于人民,来源于民间,取材于民间的劳动、生活、爱情等各个方面,深深地表达着不同民族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意志、愿望和美好追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色彩,带给人们的是一种不同的风格和味道,传承的是不同民族的民风、民情和民族文化,这些都对高校民族声乐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艺术的进展离不开各个民族文化艺术教育,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这不仅是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和弘扬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的重要文化内容。 一、民族声乐教育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意义 (一)民族声乐的内涵分析。正确把握民族声乐的深刻内涵,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掌握声乐的科学含义。声乐,简言之就是以人声进行歌唱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这一名词最早来自于欧洲声乐的词汇,很大程度上是指欧洲的美声演唱方式。由于美声唱法流入我国很快被吸收,在 19 世纪开始被高校音乐教育普遍采纳这一称呼,并助推我国声乐的进展。但是,它有别于我国的民间唱法或者说民族唱法。这里要强调的是,我国的民族声乐不要局限于唱法上,它只是完成民族声乐的一种技能和手段。中国民族声乐目前主要是以高校音乐院校设置的专业为目标,实施于音乐教育之中。它体现的是一种民族文化艺术,是一个国家对外交往活动中展示民族特色的方式之一,既不同于民歌、说唱、戏曲的演唱,又在充分继承和融入这些传统演唱艺术精华与特点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选择、借鉴、吸收西欧美声唱法的声乐理论和适合于我国传统唱法的优点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的新民族歌唱艺术。这既体现了民族声乐教育的重要性,也找到了适合民族声乐传承的演唱方法。民族声乐教育教学指的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不在于什么演唱方法,都是可以实现民族声乐多元化的。我国传统的原生态唱法、民族唱法,以及西方的美声唱法,甚至流行的通俗唱法和古老的戏曲演唱都可以是民族声乐教育的一个部分。(二)民族声乐的价值意义。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