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之创新 1.增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西方文化渐渐流入神州大地,对民族文化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弘扬中华文化刻不容缓。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整体素养、文化内涵。中华民族音乐凝聚着华夏祖先几千年的智慧和灵感,凝聚着每个民族的精神气节,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音乐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各个民族的音乐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要想弘扬中华文化就要从新一代,新力量抓起。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对于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有着重要作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要以本土文化为中心,继承、弘扬民族文化,使中华民族音乐以悠久的历史传统,独特的色彩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音乐之林,因此,通过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来继承和弘扬祖国的音乐文化。 2.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 我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具有每个民族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风格。民族音乐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民族音乐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合。体现了每个时代、地区的文化风俗,同时也是饱含了一种文化情感,现如今教育部门对音乐教育愈加重视,很多高校都设立了音乐系,教学取得了很大成果,但随着经济的快速进展、文化教育的多元化,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受到了巨大冲击,民族音乐教育成果不佳。某些高校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不足,多数高校音乐老师,以西方音乐为主导,将民族音乐教学作为辅导,致使民族音乐文化弘扬,进展缓慢。 3.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创新的措施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教育部应将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系统的编入教材,并将民族音乐的学习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安排足够的课时。民族音乐教育应从小学至大学改变教学体制,重视民族音乐,开设相关课程,改变过去音乐艺术院校教育以“欧洲音乐为主导”的体制,从根本上改变音乐老师的结构,高校注重对各个专业的分类,加强普通高校民族音乐老师的培育,使老师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文化观和音乐教育观,深刻理解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充分认识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倍养综合型、创新型教育人才为指导思想,积极改善教学条件,调整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