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校物流管理教学与改革思考

高校物流管理教学与改革思考_第1页
1/17
高校物流管理教学与改革思考_第2页
2/17
高校物流管理教学与改革思考_第3页
3/17
高校物流管理教学与改革思考 一、引言 在我国大力进展实体经济及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作为实体经济进展助推器的物流产业也得以迅猛进展。但物流专业人才培育还没有跟上物流产业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及供给人才与需求岗位的匹配度上。据专业招聘机构“58 同城”大数据显示,2024 年 6 月,全国物流人才需求 51.7 万人,同期求职规模为 34.9 万人,缺口约 17 万人,年人才缺口约为 60 万。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紧缺的 12 类人才之一[1]。同时,随着大数据、物联网、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物流产业上不断普及,物流业对新一代的技术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然而物流人才虽然紧缺,但目前高校培育出的毕业生却很难与物流企业对接。这表现在从事物流规划、选址、优化、物流信息系统管理、人工智能等高端岗位的大部分是非物流专业毕业生;而低端的配送、调度、搬运、叉车司机等岗位,现在的本科生没有进行过实际操作,不会也不同意从事相关岗位。基于以上原因,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常熟理工学院更应该找到自身定位,培育能够适应现代化物流进展的应用型人才,应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通用能力培育等方面进行改革,增强物流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专业,需要学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物流学、数学、物联网、信息技术、管理工程等多学科知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较高[2]。同时,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对学生的现代物流管理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最后,物流产业是一个快速进展的朝阳产业,近几年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无线通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运用到物流管理当中,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够跟上物流产业的进展。因此,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从学生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动手能力两个主要方面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完善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是学生今后进展的重要支撑,影响学生的长远进展;而实践操作能力则直接影响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以及就业质量。 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隶属于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市场营销系下辖三个专业,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及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从 2024 年开始招生,每个年级 1 个班,约 40 名学生。计划在人才培育方案稳定之后,招生扩大为 2 个班。2024 级学生为文理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校物流管理教学与改革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