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期刊进展思考 摘要:从高校科技期刊的实际出发,探讨了高校科技期刊进展的自强之路:一是把握高校科技期刊进展的革新机遇,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二是不忘创办高校科技期刊的初心,提升高校科技期刊的办刊特色;三是解决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身份的焦虑,培育数字化编辑人才;盘活高校科技期刊生态资源要素,守正创新,批判性审稿编辑以提升论文质量。 关键词: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身份;批判性审稿 2024 年 2 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示认定我国学术期刊有 6449 种[1],《中国科技期刊进展蓝皮书(2024)》发布:“2024 年底,我国科技期刊已达 5052 种”[2],2024 年,乔家君在《中国高校学报进展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说,我国高校学报有 2508 种[3]。从这些数据表明,高校学报是我国学术期刊和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科技期刊指的是科技类的高校学报,也即是高校学报中除去社会科学类的高校学报。但近年来高校学报受人诟病不少,批判了高校学报进展中的一些不足,而陈浩元等人用事实和数据论证了高校科技期刊所具有的功能、作用和影响力来反驳批判者的偏颇{4-5],并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高校学报:“高校学报是一大类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学术刊物,它固有的特别功能是其他科技学术刊物无法完全替代的,我们不能机械地用衡量国际化期刊和社会上专业性科技期刊的标准去评判它;不同层次的高校需要水平与各自层次大致相应的高校学报,而这种需要正是高校学报赖以生存和进展的坚实基础[4]”。在此事实和观点的基础上,尝试论述探究目前高校科技期刊进展的自强之路。 一、把握高校科技期刊进展的革新机遇,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2024 年 5 月 30 日,___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宽阔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6]”。2024 年 1 月 8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丰富职称评价方式”“下放职称评审权”[7]。2024 年 5 月 17 日,___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制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宽阔空间”“要围绕我国和世界进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8]。202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