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立体化外语教育建设分析 1.0引言 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3月国家进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阐述了“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开放态势、行动计划等(戴炜栋、王雪梅,2015)。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需要语言助力(李宇明,2019),而“一带一路”建设的雄伟规划要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语言人才不可或缺(文秋芳,2016)。另外,外语也是大国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推出和宣传价值观的战略手段,外语能力愈来愈体现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仲伟合、张清达,2017:4)。在某种程度上说,外语教育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外语教育意义重大(仲伟合、王巍巍,2018:43)。“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外语学科和外语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进展机遇。蒋洪新(2018)曾提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面临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应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进展,外语教育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充分、合格的语言服务和文化服务。 2.0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育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外语界应仔细思考的一个命题是,中国的外语学科和外语专业如何在助力这一“伟大构想”从倡议变为行动(肖河、徐进,2017),从理念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结合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更好地发挥语言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同时也不断拓展自身的内涵和外延,使我国的外语学科和外语教育更为科学地规划、更为健康地进展。中国英语教育的兴起和进展一直都与国家进展的战略需求密切相关。从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我国外语学科和外语专业的进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期间既有一流学科建设,也有一流专业建设,国务院、教育部等部委更是相继出台了《统筹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5)、《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育能力的意见》(2018)和《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2019)等指导性文件。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标志着中国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沈骑,2015)、从“本土型”向“国际型”的转化(李宇明,2019),而“一带一路”建设的要求和需求也标志着中国外语教育在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