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终身教育理念思考 青年学生作为高校教育主体,是社会中最具有创业潜力的群体。高校要想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实现整体教育革新,就必须进行创业教育实践改革,利用自身优势促进创业教育进展,培育学生创业能力与终身学习意识,使其满足社会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 一、终身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内涵 (一)终身教育。1965 年法国作家保罗•朗格朗提出教育不应该伴随着学校学习而结束,而是应该贯穿于学生一生。这种理念强调学习的连续性,不应将教育局限在学生青少年时期,而是要立足于人的全面进展,利用全面、开放、统一的教育,不断激发人的潜力,以实现人的全部价值。由此可见,终身教育不但包含基础的学校教育,还包含社会教育、自学教育、非正规教育等各种形式,利用终身教育理念来引导人进行自觉主动的学习,并要求自己掌握更多的学习与生活技能,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进展与自我完善。(二)创业教育。自工业革命以来,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大量的企业面临的倒闭与淘汰,同时也促使着大量的企业家进行生产技术的创新。而工业领域自身存在的吸引力,感召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进行投资,使当时社会涌现出大量的企业家,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在工业企业繁荣进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市场经济的生命力不在于行业自身的潜力,而是在于人们的创新与自主制造,利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改变市场进展方向,从而保持市场的活力。这种观念的转变,使人们开始关注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领域也应该充分适应市场的进展规律,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1991年在日本召开的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会议,明确指出创业教育要重视培育人的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冒险精神等,并将其纳入到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中,引导学生掌握更多市场动态,了解更多的创业机会,将学生培育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企业家。 二、终身教育理念下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深化理解终身教育理念,合理定位创业教育。终身教育理念的普遍性决定着创业教育应贯彻到高校学生整体学习生涯中,并利用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为学生未来职业进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更好的提升创业教育成效,高校应明确创业教育的定位,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创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由于我国创业教育开展于学生大学阶段,而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所接收到的教育大多为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过于重视学生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与素养,导致学生创业素养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