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教学中舞台表现力的培育 摘要:舞蹈是一种既能展现创作者情感,又能展现表演者情感的艺术。对于舞台表演而言,舞蹈作品的表现力是非常关键的,表演者能否拥有良好的舞台表现力,是作品能否被观众接受、认可、感知的关键因素。因此,讨论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育,对于高校舞蹈教学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教学;舞蹈教学;舞台表现力 舞蹈是一门独特的美学艺术,包含了音乐、肢体、情感等。舞蹈表演着的艺术造诣、情感都能影响到舞蹈表演作品的质量。因此,在高校学生的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育是很关键的。本文将从舞台表现力的作用出发,讨论影响舞台表现力的因素,并探究行之有效的培育方法。 一、舞台表现力对于舞蹈艺术非常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讲,舞蹈其实是一门合作艺术。创作者再创作阶段经自己所能创作优秀作品,舞蹈表演者谨遵创作者的意愿,并融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内涵,为舞蹈作品注入灵魂。两者相辅相成,完成舞蹈作品。因此,舞蹈作品的表演过程中,演员的舞台表现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份舞蹈作品的高度。不同的演员演绎相同的作品,其情感表达,舞台效果都会因为表演者的心情、能力等有所不同。甚至同一位演员在不同时期表演同一作品,该作品的舞台效果也会因不同时期的演员舞台表现力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培育舞蹈表演着的舞台表现力,将直接影响舞蹈表演的质量。 二、影响舞台表现力的因素 (一)学生生活环境、性格等因素造就了先天差异。像其他活动表现能力一样,舞台表现力也是深受各种因素影响的,每一位舞蹈学习者,其生活环境、性格等不尽相同,其先天舞台表现力也不尽相同。出生于舞蹈表演世家等环境的孩子,由于其先天接受的艺术熏陶,舞台表现力相对较好。性格相对外向的孩子,在进行舞蹈情感表达的时候也往往更加到位。这些都是先天因素造就的舞台表现力的不同。(二)培训方式、方法等教学手段也会影响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先天因素固然造就了很多舞台表现力方面的差异,但舞蹈表演作为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更多的受到后天培训的影响。这也是我们进行舞蹈教学的主要原因。一般的,科学的舞蹈教学,会从各个层面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舞台表现力。这些培训可以帮助一些先天表现力不足的学生弥补某些方面的缺陷,也可以帮助很多先天舞台表现力相对较好的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舞台表现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舞台表现力。除此之外,舞蹈表演者后天的表演经历等,也会影响学生的舞台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