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金管理使用效率策略初探 摘要: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财政管理体制不断深化,高校资金来源越来越多样化,高校资金使用与监管涉及问题越来越多,已成为高校财务关注重点。分析了高校资金管理的现状及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探讨建立更加科学的资金使用效率机制,从而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绩效考评;奖励机制 高等教育资源在国内属于比较稀缺资源,由于各种客观原因造成该项资源极大浪费,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实现这些资源最大化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目前中国高校资金管理机制已经滞后于高校的进展,各高校在预算执行中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与监督机制,绩效评价体系也不完善,少了配套的奖罚措施,其资金管理还存在产权虚置、利益不兼容等问题。拒绝浪费,提升高校资金使用效率,完善高校资金使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提高资源利用合理性的关键,对提升高校教学科研水平,提高高校竞争力至关重要,对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进展意义重大。 一、高校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和内控机制不健全 预算是对高校收入与支出情况进行控制,在高校资金配置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直接关系到资金使用效率。预算执行管理是否合理影响学校资金使用效率的合理性。就当前而言,高校普遍存在预算方式方法不合理,经费核定缺乏科学化的评定标准,各高校一般都采纳增量预算,预算经费的规模和结构,受上一年度经费基数和项目结构的影响大,而非完全根据以往预算执行效果和决算结果制定,也未完全根据来年工作任务变化确定预算经费数额。而且一般预算安排只增加不减少,于是各学院部门就无谓增加了不当支出,这样不可避开地造成学校经费的浪费。 (二)监督力度不强 高校对于预算管理没有设置相应的监督机构,没有对高校各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与评价,最后导致许多经费使用完全背离初始的预算经费的用途安排。 (三)缺乏资金支出绩效激励和处罚机制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对于资金使用效率,支出绩效缺乏考核机制,经费使用情况与效果对使用者没有约束评定体系,这种现状必定会导致一些管理者肆意使用资金,有些部门负责人责任意识单薄,从而造成高校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增加教学成本。 (四)高校收入管理不善 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学费收入已经占高校收入的 60%以上,学生收费收取的多少直接影响到高校资金的流量、财务状况。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