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美育改革目标与路径初探 摘要:中国高校美育目前仍存在顶层设计缺失导致通识美育停留表层、专业划分泾渭导致通识美育功能失调、改革力度不足导致通识美育缺失主阵地等问题。地方应用型高校要明确自身的通识美育改革目标,以美育教育改革实现通识精神的回归,以通识美育改革服务高素养应用型人才培育。普洱学院通过强专业引导艺术教育转型升级,建美育课程促德育进展,突出地方凸显特色编修通识美育教材,教学相长融通院墙内外建美育队伍,产教融合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产能转化,构建制度经费长效保障机制等行动,全方位探究地方应用型高校通识美育改革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地方高校;应用型;通识美育;改革 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高校美育工作的 3 项重点任务分别是:强化普及艺术教育、提升专业艺术教育、改进艺术师范教育,《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将“普及艺术教育”列为 3 项重点之首。通识美育教育改革是强化普及艺术教育的着力点,应该服务于大学的育人目标、定位,回应时代与地方进展需求。本文以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为目标,立足于地方应用型高校美育改革进展的实际,以普洱学院为例,客观分析艺术学科所属专业在该边疆综合性地方院校中所处的地位;着重考察美育教育在通识教育体系中所处的角色;突出地域与区位特征,探寻“地方性”、“民族性”、“应用型”、“国际化”以及服务“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等目标在通识美育中实现的路径。 一、中国高等教育通识美育的现实问题 纵观中国高等教育半个世纪以来的进展实践,美育的进展并不顺畅,在特别的一些时期也有培育目标缺失、中断的情况。199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养教育的决定》再次将美育纳入党和国家教育方针;2024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发布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修正人才培育定位表述为: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进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4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做好高校美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2024 年,《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将美育提升到直接关乎高等教育人才培育基础体系的高度。不断强调重要性与加强高校美育工作,是因为高校美育仍存在“与当前教育改革进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