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酒店管理订单式人才培育思索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旨在为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一线培育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酒店管理跟行业具有紧密的关联,对人才更加注重操作实践能力的培育,因此教学过程必须紧跟市场。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建立是加强教学环节的实践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讨论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抓好质量建设是酒店管理专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利益诉求与企业持续进展的利益诉求有机结合,以及学校在利用企业资源提升服务能力与企业利用学校优势追求效益最大化的高度融合,就是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契合点。”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是保证基地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由于合作企业的性质、规模以及在合作中所承担的教育任务不同,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 1.以学校为主的管理模式。一些大中型酒店将校企合作作为形象工程,以便通过社会效应获得政府或社会在其他方面的支持时,会选择以学校为主的管理模式。酒店将一个营业部门交给学校独立经营和管理,学生在这里学什么、如何学都由学校决定和实施,酒店基本不参加人才培育方案的制订,不承担教学任务。 2.以企业为主的管理模式。有两种情况,会使校企双方选择以企业为主的管理模式:一是酒店想按自己的要求培育所需人才,这时酒店会全面参加并在某种程度上主导教学工作,学生人学或到企业实习后即成为酒店的准员工;另一种比较常见,以酒店接收学生顶岗实习为主,即学生到酒店后,酒店结合专业要求及学生的个人情况,安排学生到相关岗位工作,并对其进行管理。在以企业为主的管理模式中,学校派专业老师与酒店联系、沟通,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并协助酒店管理学生,对学生的实习做评价。 3.企业与学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酒店自行提供必备的实训场所、设备、师资等条件,并派专人对基地进行管理。基地的教学活动完全根据专业要求进行,学校的专业老师直接参加基地的教学与管理。 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办学以人才培育质量为目标,酒店则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由于双方的目标差异,较难找到利益共赢的切人点,所以合作多流于形式,实训基地难以发挥真正作用。 2.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间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练习,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和时间,而这些消耗会增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