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审美教育讨论 一、国内外钢琴教育的进展 钢琴艺术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欧洲已经出现了,上个世纪初传入中国,至此以后我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钢琴教育家,例如,朱工一、周广仁、赵晓生、凌远等,他们为钢琴教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中国青年钢琴家在国际社会上大放光彩,例如,李云迪、朗朗、陈萨等,为我国青年树立榜样,在国内掀起了弥久不衰的钢琴热。在我国的钢琴教育家中,范继森先生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他的钢琴教育理念对我国钢琴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在范继森的教学理念中,音乐本身是最终的,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在音乐学习的道路上,要重视基本功的练习,不可以一味地追求技巧的展示,在艺术表演中要注重自然、朴实的表达,不可以一味张扬炫技。在刘诗昆老师看来,钢琴教育是普世教育,人人都有资格去享受钢琴带来的音乐之美,但不是苛求每个人都成为音乐天才,所以钢琴教育应该建立在以人为本之上,让钢琴成为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学习钢琴去追求理想和欢乐,而不是对着节拍器,机械的练习。不少成功的钢琴家都是将钢琴作为一种生活必须品,将钢琴学习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有真心热爱钢琴才能够学习好钢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的钢琴教育家卡尔•莱默和学生沃尔特•吉泽金合写了《钢琴演奏技术——走向完美演奏的捷径和关于钢琴演奏中的节奏、力度、踏板等问题》,文中表示,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要学会倾听和思考,倾听是训练读谱的能力,而思考则是训练音乐思维的过程,作者提倡在心中默读谱的练习方式,这不仅仅是练习钢琴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心智锻炼方式。美国的钢琴教育家威廉•纽曼曾鼓舞学生在参加各种音乐实践的过程中,也要花时间在讨论音乐风格、版本的问题上,一位音乐演奏家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品味,一定的综合素养,能够使得钢琴艺术上升一个层次。著名的钢琴家奥波德•戈多夫斯基认为,最好的演奏就是符合逻辑地传达乐谱。每位钢琴家都对钢琴教育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是共同表达了艺术审美是音乐艺术的内涵,只有懂得审美的艺术家才能够阐释音乐作品的深度。从以上进展中可以看出,钢琴教育讨论领域,不少学者讨论了钢琴教育的具体方式以及艺术表达的记录,但是还没有以审美教育视域来讨论高校钢琴教育的,本文就将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去为高校钢琴教育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音乐作品中的审美体现 在音乐作品中,审美在对作品感受的基础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