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老师教学能力的构建 摘要:高校青年老师是目前高校老师队伍主要构成部分,教学能力的高低是对高校办学水平与整体教学质量的反应。本文分析了高校青年老师教学能力综合评价机制的现状,初步构建了高校青年老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详细分析了多种评价方法,对评价高校青年老师教学能力提供了借鉴性帮助。 关键词:高校;青年老师;教学能力;综合评价;机制 经济社会的进展,对人才培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是人才培育的主阵地,高校青年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对人才的培育起到了很大作用,是推断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标准。教学能力是指老师开展教学活动所具备的能力。通常情况下,教学能力是完成教学目标,收获教学成果,发挥潜力的最好体现。它是对老师独自完成教学任务表现的直观心理特征。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起到了积极的激励作用。对老师提高教学能力起到促进作用。相反,则不利于老师积极性的调动。在这个基础上,本文把高校青年老师教学能力综合评价机制作为讨论对象,从教学能力结构模型,即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学组织、教学操作、教学指导、教学评价进一步阐述综合评价机制的构建,进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的思路。 一、高校青年老师教学能力评价的现状 高等院校为社会主义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教学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人才培育的质量,未来教学的进展坚持以人为本,以老师为根本,老师的教学能力对教书素养的高低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高校管理机制是行政管理,具体的运作也根据这种模式,这种评价模式片面追求效率和效益,不利于青年老师养成良好的态度,刚开始的他们的认识就出现了错误。高校评价方式单一,没有重视学科的差异性。高校老师的科学评价只用作著作和论文的评价,不易调动青年老师的积极性,是一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没有重视全体的差异性,损害了科研的生态平衡,不利于科研能力的进展。评价方式不健全,只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高校使用的是定量评价,背离了科研的本质,科研水平的提高不是通过简单的数量累加就能实现,使得许多青年老师背离了科研本质,只是为了完成考核和职称评定而去搞科研,对讨论成果弄虚作假,无视科研的公正性,科研水平的质量可想而知。 二、高校青年老师教学能力综合评价机制构建 1.教学设计 首先对高校青年老师教学能力的综合评价之一,要考虑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老师对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选择,是一种分析学科教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