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学报编辑队伍讨论 摘要:阐述了学报编辑队伍的建设对于高校学报生存和进展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高校学报编辑队伍存在的问题,如机构设置不合理、专业编辑缺乏、编辑业务水平不高、人员不稳定等,提出了转变观念、注重编辑人才培育、合理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措施,以建立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编辑业务水平一流、爱岗敬业的编辑队伍,实现高校学报的可持续进展。 关键词:高校;学报;编辑;人才培育;队伍建设 教育部办公厅《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第二条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沟通的重要园地。”[1]陈浩元老师等指出:“高校学报为本校师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快捷地进行校内外、国内外学术沟通的园地,引导学术讨论的潮流,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整体科研学术水平;高校学报是向国内外展示、宣传学校科研成果和综合学术实力的一个重要窗口;高校学报记载着学校科研、教学进展的历史。”[2]。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学报(以下简称“高校学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只有几家国家重点大学有学报到几乎各家大学都有学报,从无章可循到国家统一法律规范、发布标准、一体执行,从没有专业职称到建立专业队伍、设立专门专业、建立相应职称体系,从一般要求到设定硬性指标,这种变化效果十分明显。随着高校学报专业化的日益进展,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出版单位执行“三审三校”制度的要求,高校学报编辑队伍的建设和专业编辑人才的培育面临着新的进展机遇和挑战。 一、现状及问题 1.编辑队伍现状。目前,我国高校主办的期刊近2000种,约占各类期刊总数的1/5,其中学报近1100种,占高校期刊总数的55%,且多为双月刊[3]。国家科学技术部1991年6月5日发布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出版科学技术期刊应当具备……健全的编辑部。专职编辑人员按任务定编,一般季刊(或半年刊)不少于三人,双月刊不少于五人,月刊不少于七人,并设一定数量的专职编务人员。”[4]高校学报编辑队伍一般由主编、副主编、责任编辑等人员组成,根据不同岗位责任与分工,负责相应工作。主编、副主编全面负责学报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主持学报日常工作;负责稿件的终审,付印样通读定版工作。责任编辑负责自己责任编辑稿件的初审、编辑加工、三次校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责任编辑尤其要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