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实施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实施对策_第1页
1/16
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实施对策_第2页
2/16
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实施对策_第3页
3/16
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实施对策 摘要:“现代学徒制”强调学校、企业双主体,老师、师傅双指导,上学即上岗、毕业即入职,充分体现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引入现代学徒制是我们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的一条有益探究之路。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和国情,学习国外现代学徒制的典范: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和英国的“新学徒制”、日本“产学结合”、美国“合作教育”。从观念认识、共赢机制、政策法规和评价机制上提出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等职业教育;对策 因当前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外部环境变化急剧,如何确立合适的高职教育培育模式讨论是当今世界各国备受关注的共同课题。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职业教育培育模式,这些模式能否直接应用于我国高职教育以及应用的必备条件均有待深化讨论探讨。传统学徒制从古至今造就了一批批能工巧匠。然而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人才供需矛盾严重,如何更好地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是每一个高职教育者都要积极思考和讨论的问题。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方法,是强化高职教育的技能训练,这正是学徒制教育模式的长处。所以,大胆引入现代学徒制是我们改革高职教育模式,尤其是工程高职教育教学创新的一条有益探究之路。“从各国来看,学徒制并非人们刻意设计、强制实施的‘硬性’存在,而是以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运行,是职业实践共同体内众所周知的规则,是引导职业行动的手段”。《国务院关于加快进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育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动校企一体化育人”,为我国职业教育创新指明了方向。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实施学徒制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为我国经济建设培育了大批人才。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高职教育模式、结构及培育方法都不能满足现实进展的需要。另外,我国的高职教育是在尚没有自己工业基础的情况下兴办的。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职业学校没有与企业、社会形成自然联系,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老师也缺乏实践经验。总之,教学中工程含量和实践内容日益贫乏,高职教育有较严重的“非职业化”倾向。这种现象已引起关注,高职教育向重视实践“回归”的呼声日见高涨,从而给我国高职教育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49 年我国出现“生产现场学徒制”,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徒制开始向高职教育过渡,90 年代以来正式学徒制消逝,但非正式学徒制仍然存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实施对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