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路径讨论 [摘要]制造强国的核心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已经成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也是社会进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育“工匠精神”技能人才的使命。结合“工匠精神”讨论现状,系统分析了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三个因素,并从社会环境及社会价值导向和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建设进展两个方面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一、引言 2024 年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到“中国制 造 2025” 的 宏 大 计 划 , 国 务 院 正 式 印 发 《 中 国 制 造2025》。2024 年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到“工匠精神”,报告中指出“鼓舞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024 年工信部组织修订《“中国制造 2025”分省市指南(2024 年)》,旨在把《中国制造 2025》的重点任务和各地资源禀赋相结合,避开重复建设,突出所专所长,打造中国制造“新版图”。2024 年孙春来副总理在职业教育活动周寄语职业院校学生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2024 年 1 月 24 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 20 条”),提出职业教育是培育大国大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不同类型,但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明确了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媒体将“工匠精神”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而且其密集出现在中央高层会议及政策中,俨然已经成为国家意志与战略。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进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而制造的核心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已经成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也是社会进展的需要。“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制造出新成果。首先培育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工匠精神”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其次可以帮助学生个人、社会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最后可以加快实现我国成为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二、“工匠精神”讨论现状 2024 年 1 月到 2024 年 3 月,以“工匠精神”为核心词汇在中国知网上查询,搜索结果为 4371 条,其中涉及到职业教育的讨论有 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