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难点与策略 摘要: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改革不断推动的过程中积极进行各种改革。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并且培育出更加适合社会和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那么人才培育模式的探究与改革是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形势下,一方面用人单位越来越难招聘到合适的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用工荒和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现代学徒制无疑是个正确的选择,借助现代学徒制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促进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式的进展。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1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进展的阶段性产物,它承担着提供符合社会进展需要、实体企业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社会经济进展的主要推动力。之所以要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过程中应用现代学徒制的理念,很大程度上源于该机制在人才培育过程中所凸显出的优势。因此,讨论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难点和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性 2.1高职院校在培育模式上更适合创新创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培育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需要的综合性技术应用型人才,使得高职院校必须结合区域经济以及产业结构进行专业设置。在培育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采纳工学结合、订单班培育、企业实地顶岗实习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提供了较好的平台。高职院校还可以依托行业企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密切合作。因此,高职院校更适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2.2师资队伍更适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高素养、特色鲜亮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在进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重要保障和优势。高职院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旨在培育老师基础知识扎实、教育教学水平高,同时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另外,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企业选拔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操作能手参加教学,推动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结构队伍建设,所以更有利于指导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育。2.3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很大的进展潜力。在传统教育阶段,学生之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分数上,所以为了考高分,学生往往死读书,读死书,综合能力素养不高。一些成绩不是很突出的学生,机械式的记忆可能不是他们的强项,但思维相对比较灵活,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