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思考 随着科技化信息化的迅速进展,教育事业也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家和社会都着眼于创新体系的构建。国务院批转的《面对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育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创新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创新诞生于理论联系实践当中,并利用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成果产生经济、社会效益。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践,并以直观的方式引导和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工作能力,以达到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养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如何找准实验室建设的定位,并管理好实验室以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是迫切需要讨论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设备资金投入与场地不足。近年来国民经济高速进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仅量大,而且对人才本身具备的素养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较快较好地培育市场所需人才。然而,由于技术不断进展变化,实验教学设备和实验教学场地必须不断更新换代和扩充,高素养的教学实验人才也必须引进,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假如仅仅依靠政府投入,不能完全缓解高职院校建设实验室的资金压力。但资金投入有限,导致购进的设备难以满足当下对技术能力培育的要求。现阶段,有部分高职院校将办学的中心放在生源扩招工作中,学生的增多对实验室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但其没有依据学生的增加及时更新设备。在教学管理中实验室的管理存在分散化管理的现象,致使现有的设备利用率低下,学生在开展专业学习时,没有充分接触到实验学习,实践操作能力缺乏,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2.实验教学内容注重验证性实验,缺少创新性。传统观念认为,高职院校院系建立实验室的基本立足点是以专业课程为主,实验室则是从属于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侧重对理论知识的验证,缺乏合理性。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做完实验内容,这样不仅实验收效甚微,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做完实验的数据雷同甚至是相互抄袭的后果,实验结束后对理论课程没有起到非常大的巩固和消化作用,反而使得学生认为实验课程可有可无或者产生厌倦情绪。致使学生学习兴致不高,影响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这不仅不利于理论教学,也不利于正确引导学生培育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加谈不上创新。3.实验室设置缺乏法律规范化系统化。高职院校传统的管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