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实践探究 摘要:针对高职学校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散漫的学习状态,提出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加度,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例,结合项目导向教学形式,完成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培育学生专业技能,并对对分课堂实施的注意事项和效果做了分析。 关键词:对分课堂;市场营销;项目导向 市场营销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较强,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低等现状。在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冲击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显得枯燥乏味,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制造性低,特别是高职学校尤其严重,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呼声不断。基于此,教育界积极探究并引入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如“讨论式”教学、“翻转课堂”、“慕课”、“对分课堂”等,借此触发大学生主动学习动力,这些模式都有一定的改进作用,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究讨论,形成范式加以推广。 一、对分课堂融入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老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类似讨论式课堂,对分课堂强调生生、师生互动,鼓舞自主性学习。对分课堂的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和讨论错开,让学生在中间有一定的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分课堂把教学刻画为在时间上清楚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 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也可简称为 PAD 课堂。对分课堂让学生在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在讨论中质疑别人、为自己辩护,在观点的碰撞、交锋中检验、修正自己的思想,培育思维的逻辑性、客观性、理据性,这些都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要素。对分课堂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去选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新颖的想法,常常超出老师的预想,学生创新的欲望显著提升,制造性行为显著增多。对分课堂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先进行书面表达,随后还有大约一半时间在课堂上进行口头沟通,在密切的合作学习中,学会理解、尊重他人,这些都是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基础。项目导向课程是以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作为单元设置课程教学内容,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学生以完成实战项目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市场营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对于高职类的学生关键在于掌握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而不必有过多的理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