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老师教学基本能力内涵及进展途径 摘要:高职老师的教学基本能力对于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以促进有用创新型人才技能和素养的培育具有重大意义。高职老师教学基本能力内涵丰富,具有一般教学基本能力的普遍性和专业学科教学的特别性。宏观、中观和微观因素制约高职老师教学基本能力的进展,从而决定着提升高职院校老师教学基本能力的进展途径。 关键词:高职老师;教学基本能力;内涵;影响因素;进展途径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要求国家经济进展模式从中国制造转型到中国智造。这就需要高职教育从普通技术人才的技能培育进一步提升到专家型的高级技能的培育。因此,提高高职老师的教学基本能力,对于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以促进有用创新型人才的技能和素养培育,具有重大意义。高职老师教学基本能力具有丰富的内涵。国家法律法规、学科专业进展规划、高职院校的学校定位与进展战略和高职老师的自我定位等因素影响着高职老师教学基本能力的进展前景。需要实行相应的机制与政策来保障高职老师教学基本能力持续进展。 1 高职老师教学基本能力的内涵 学术界普遍把教学能力看作是基于认识能力基础上一般能力和特别能力的结合,因而高职老师教学能力具有一般教学基本能力的普遍性和专业学科教学的特别性,即在具体专业和学科的教学中既能体现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和教学反馈能力等一般教学基本能力,又能体现专业课程讲授能力、专业课程开发能力、学科进展建设能力、技能实践教学能力、专业学术能力、职业技能的社会服务能力等基本的专业学科属性。高职老师的教学基本能力与普通高校老师的教学基本能力相比,更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可操作性、有用性和实践性,其专业学科的属性主要体现在老师个体特质、课堂教学过程和老师职业进展等三个方面: (1)老师个体特质是高职老师教学基本能力的基础。记忆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对词语的理解力、言语流畅性、知觉的速度等七种个体的等综合智能因素决定着高职老师的教学基本能力。这些因素所表现出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思维力等智力特征构成了高职老师教学能力的基本心理基础。在此基础上,高职老师为达到教学目标,顺利从事高职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个人专业素养、专业教学认知能力、专业教学操作能力、专业教学监控能力等行为以及专业学科知识共同形成了高职老师的专业教学基本能力。 (2)课堂教学是高职老师教学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