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老师的引进及培训 3 篇 第一篇 一、关于高职老师引进的相关政策 无论在国家政策中还是在文献中都较少重点提及,仅是在提及其他问题时一带而过,较详细地提及此问题的有这样一些:1998年 3 月 16 日,国家教委,国家经贸委,劳动部:《实施〈职业教育法〉进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职[1998]2 号),提出“要开拓从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中聘任专兼职老师的渠道”。2024 年 5 月 15 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24]5号):“建设一支理论基础轧实、又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双师型’老师队伍……要重视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老师队伍。”教育部等七部门 2024 年 9 月 14 日《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24]12 号:“深化职业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动老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的聘(任)用制度,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老师队伍。……面对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老师和实习指导老师。对于到职业院校担任老师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工和技师可根据相关专业技术职务条例的要求评聘老师职务,实行聘任制度和合同管理,享受合同规定的相关待遇。” 二、从行业企业引进人才的相关措施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从企业引进人才都会遇到困境。困境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原因是来自高职院校从高职老师来源看,还是侧重从高校引入,而且这种状况从过去到现在仍然占主流;另一方面原因来自企业,高技术性人才企业同样也很需要,高职从企业中引进人才就意味着企业人才的流失,从企业自身利益出发在这方面会比较保守。 1.建立健全制度 一些做得较好的学校,专职老师的结构较为合理,尤其重视了从企业引进专职老师。但大多数院校还没有这方面意识、没有建立起这种制度。同时要打通从企业引进人才的渠道。在国外经验中可见,大多数国家对有实际工作经历的老师在任职条件上会适当放宽。但目前高职院校从企业中引进人才还存在体制上的障碍,要对学校的人事制度加以改进,尤其是对优势专业要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引进。 2.对来源不同的老师进行分类培育培训 教育部更加侧重的是老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教育部等七部门 2024 年 9 月 14 日《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