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教育课程设计思考 1 当前高职物流教育课程设计现状及问题 1.1 课程教学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不匹配 就我国高职院校中物流专业的教学现状来看,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市场经济的进展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和不足,首先是高职院校关于物流教育的理念比较老旧,没能跟上时代进展的脚步,没有一个健全的人才培育目标和教学体系,不注重学生的综合性素养培育,在高职三年的教学期间,主要还是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这些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时效性很差,大多还停留在 10多年前的物流水平上面,对于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手段和物流市场人才需求并不是很了解,高职教育物流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实际物流就业市场中的专业人才需求并不匹配,高职院校培育出来的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很差,缺乏专业性的物流管理操作技能,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物流企业的工作要求,就业渠道范围狭窄,很难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就业机会较少。 1.2 课程结构失衡 在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计中,存在着课程教学结构失衡的问题,课程结构混乱,课程体系杂乱无章,在高职物流教育管理中,物流专业课程的比例和人文专业课程的比例严重不平衡,高职院校基本上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培育工作,造成了物流专业学生人文素养非常差,在进入到实际工作岗位以后,由于人文素养的缺失,很难和他人进行合作沟通,职业适应能力较差,不符合企业对于人才的招聘要求。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高职物流教育中实践性的课程安排非常少,理论课程的安排却非常多,这种课程结构上的失衡,又进一步影响到了物流专业实践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学生能够接触的实践操作设施非常有限,对社会上很多比较先进的物流设备了解甚少,综合性的技能应用水平较差,就现代化的物流进展水平来看,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1.3 课程实施方法落后 就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课程的实施结果来看,很多课程教学的实施方法都非常落后,在对物流专业老师进行采访调查时了解到,这些在高职院校中从事物流专业课程教学的老师普遍都缺乏相应的实际物流管理操作经验,他们往往在接受完高等教育以后直接进入到了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工作,中间并没有到物流企业中进行过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他们的理论知识基础比较丰富,但是老师在物流实践经验方面的水平很差,在高职物流专业课堂教学当中,老师一味地使用”填鸭式”的课程实施模式,将理论知识前强行灌输给学生,没能体现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