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管理会计实践论文 摘要:近几年来,高职会计专业对管理会计的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探究取得了许多积极进展,但实践教学仍是目前高职管理会计的一个短板,其主要表现是管理会计实践教学薄弱、实践资源匮乏、老师实践能力欠缺,不能满足培育新型财务能力的管理会计人才的需要。为此,高职会计专业必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材建设,提升老师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管理会计;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主要的就业市场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对管理会计的实践应用存在巨大需求,而高职管理会计课程仍偏重于理论教学,其教学内容与实践应用脱节,导致学生所学非所用,无法应对商业情境下的经营问题。因此,强化高职管理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将岗位任务、工作情景引入课堂,培育学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当前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项紧迫的教学改革任务。 一、高职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财政部关于全面推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24]27 号)文件的出台以及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及复核工作的开展,管理会计课程逐渐受到相关高职院校的重视,一些院校不仅将其列入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而且在其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探究,但实践教学仍是目前高职管理会计的一个短板,主要表现在:1.实践教学薄弱。管理会计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近几年新开设的课程,该课程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其课程目标的设计没有突出企业新型财务能力的需求;课程内容的选择未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统筹考虑,且理论与实践之间没有建立起清楚的衔接与对应关系;课堂教学仍偏重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且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主要是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资料、撰写实训报告。课程的考核评价仍停留在学校单方面的评价,用人单位并未实质参加,且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核评价,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评价缺少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1]。2.实践资源匮乏。实践资源主要指实践教材和实践案例。高职院校管理会计的教材大多沿袭本科院校管理会计的教材体系,主要还是根据学科自身知识体系来编排教材内容,没有与企业的实际需要连接起来,教材的大部分内容不是实务界所关切的。教材以理论知识为主,仅有少量实践案例,而且这些案例仅仅是为了检验理论和方法服务的。近年来,一些院校为了强化管理会计的实践教学,引入《管理会计实务》作为专门的实践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