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论文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 1.积极响应“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 德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育人的道德品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感恩教育就是在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下,根据自身情感的需要,在受助和报恩的双向过程中不断体验和回味,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 2.有助于加强受助贫困生的道德认知和责任意识 自从中国走上特色社会主义后,经济形势大转变,当代“90后”大学生的个人存在价值观念浓厚,对于“返哺之恩”、“知恩图报”等中国的传统美德认识严重缺乏。同时,现在大学生的责任观念淡薄,责任心不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观念作怪,我校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紧紧围绕着航空修理,必须拥有使命感、责任感和对生命的仰慕。感恩教育是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情感上达到对道德准则的认同,形成一定的道德意识,并强调大学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教会学生对自己、对国家、对社会乃至全人类负责,不断地由外向内渗透,从而达到德育目的。 3.有助于树立贫困生乐于奉献、回报社会的观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贫困生在国家、社会、学校的资助下,依靠“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资助体系完成学业,但是,他们之中却出现了负面情绪和影响,造成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而感恩教育在增强大学生认识社会,树立乐于奉献、回报社会观念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正如马克思所说“恩情是联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因此,感恩教育在高职德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二、高职受助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实施保障 (一)内部师生组织机构保障 德育是教育者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积极影响,感恩教育是德育中的一部分。我校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形成了一支高质量团队,它包括了学校的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老师、心理老师、专职辅导员。这个团队是提高感恩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定会大大增强受助贫困生感恩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感恩教育的实施,要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宗旨,以道德、责任为源泉,将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等部门汇聚在感恩教育这一契合点上,建立健全完整的学生工作网络体系,形成一个学校重视、组织严谨、层级分明、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体系。我校还创新性地设置了一些温馨的组织:共青团学生之家、心理成长辅导室、义务图书馆员团队和航队等,学生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