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感恩教育探究 感恩教育作为高职教育阶段重要的德育教育,却受到忽视,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特别是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是每一个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之一。高职贫困生的感恩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感恩教育内涵一致,但其还具有一定特别性。主要指各个高职院校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形式多样、手段不一的方式,将感恩教育理念传递给学生。通过教育过程,高职学生的感恩意识与感恩品质得到形成和提升。 一、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一)受资助学生无感恩意识 高职院校中的贫困学生接受着来自国家和社会各界的资助,但他们却觉得理所当然,完全没有丁点儿感恩意识,这种思想十分危险。很多受资助学生不感恩自己父母辛劳的工作,认为父母的付出理所当然,还有学生对学校也不抱感恩之心,甚至觉得学校提供的资助金额不够自己开销。贫困生一边享受着国家和政府提供的各种奖学金,一边认为这都是自己应得的享受。不把这些来自于社会各界的关怀化为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正能量,反而躺在“资助”的温床上肆意挥霍自己的青春和别人的爱心。 (二)受资助学生无感恩行动 部分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除不具备感恩意识外,还明显没有感恩行为。没有感恩行为有很多的具体表现,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大手大脚”。这部分受资助贫困学生对资助丝毫不珍惜,物质资助一旦到手,就急急忙忙将其消费掉。同时,很多贫困生还具有很强的虚荣心和攀比心,对金钱的浪费程度令人咋舌。 2.部分受资助贫困学生没有树立起独立自强的意志品质。其实各个高职院校中都有不少供学生进行勤工俭学的岗位,但是很多贫困学生不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对勤工俭学岗位要求颇多,不同意工作。 3.还有少部分受资助贫困学生有更恶劣的不诚信行为。高职院校中贫困学生可以申请国家设置的助学贷款,也可以选择相应的绿色通道进行上学,这些助学贷款偿还有一定年限规定。但是这部分贫困学生对贷款还款日选择一再拖延,不将欠款补上。 (三)受资助学生漠视国家培育惠举 我国政府对贫困学生资助力度逐年增加,但是却有部分高职院校贫困生抱有错误甚至是畸形的思想观念,学生仇视社会,认为自己穷,这些资助享受理所当然。还有的贫困生认为国家“很多钱”,资助自己的那点钱根本不算什么,有的学生还会伪装贫困证明去申请资助,一旦申请成功,就用这些钱去买最新电子设备和时装箱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