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模式讨论 一、国际贸易行业对高职类人才的需求特点 高职类人才是以就业为导向,符合企业专业需求,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才能更好地培育相关人才,其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第一,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国际贸易沟通主要是通过外语,国际贸易人才应具有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除了流利的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也非常重要,而且对于英文的单据也要非常熟悉,行业专业用语的熟悉在贸易沟通中也非常重要。第二,良好的专业知识。国际贸易的专业性非常强,贸易人才对国际惯例及相关法律法规都非常熟悉,相关的营销知识也是国际贸易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能使贸易顺利进行,而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减少贸易过程非必要的损失等。第三,良好的协调能力。贸易需要跟各个部门协调沟通,也需要部门之间的合作,良好的协调能力使得沟通有效,工作效率也随之提升。 二、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现状 中国与各国间贸易日益频繁,外贸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学校开设国际贸易课程,也为企业、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取得良好效果。但时代在进步,对人才有着更高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学模式需要进行创新改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设置存在弊端。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重复,有些内容在不同的课程中都有,虽然这些内容可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但过于重复,使得其他内容讲解的课程时间少。且老师在进行教学时都根据自己的教学大纲进行,大多都是注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操作,结果导致很多学生对知识点记得非常牢,却不会应用于实际生活。课程设置不合理,是教学中的一大弊端。 2.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进展。经济全球化进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进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都在逐渐完善,而我国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还远远滞后。例如教材,有些学校使用的教材,其内容长久不更新,不能适应当下经济形势。经济形势日新月异,国际贸易也随之变化,新的时代面临新的问题,相关法律法规及惯例也会改变。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内容不能紧跟时代进展的需求,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就不能及时解决,不能为企业输送符合现代要求的人才。 3.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能有效结合。在高职院校中,国际贸易是很多文科院校的重要专业,教学往往注重理论,使得学生缺乏积极性,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能有效结合,导致学生就业后不能胜任实际工作。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