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班级文化信仰建设思考 摘要:班级文化建设是信仰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信仰意识和层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而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重在与职业特色相联系,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本文首先探讨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构成,重点分析了高职院校如何从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五个方面建设班级文化,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信仰水平。 关键词:信仰建设;班级文化;责任意识 班级文化对学生起着积极的指向作用,对学生的教育和进展起着潜移默化的的影响。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更是信仰建设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有其独特性。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就业教育,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和德育工作也体现出强烈的职业特色。围绕就业,班级文化更多的彰显出职业素养、职业法律规范意识、职业道德等特色。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着力点,是学校文化的微观呈现,是班级的灵魂。它是以班级师生认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心态文化(精神文化)为统领,以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及物质文化为内容结构的班级独特的生活方式[1]。包含组织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五位一体,互相结合,就像一种无形的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随时随地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一)明确岗位责任,强化班级组织文化建设 1.切实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高职阶段,由于主体思想的进展,每个学生都有清楚的自我意识,有着鲜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但是这种自我观念和价值观有时并不完全正确,所以要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首先,班主任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处处体现自己的责任意识,增强责任心,敢于承担责任,尽职尽责。其次,合理定位班主任职责,转变班主任角色。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要变班级文化的制定者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者。以平等的姿态参加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班主任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引领班级文化建设,使自己的角色由限制型向引导型转变。2.树立班干部的示范作用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起着桥梁的作用,联系着班主任和学生,作为班主任的助手和学生中的管理者,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具有示范的作用。要高标准严要求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