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经营管理人才培育论文 一、高职院校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育模式的简单化。高职院校在人才培育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利用学校以外的资源,仅仅局限于利用学校内部的有限资源。然而高职院校培育的是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利用校外资源,应该注重培育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现在多数高职院校过分倚重校内的资源,而弱化了学校与企业、培训基地的关联,忽视了行业对于学校的要求,减少了学生到企业锻炼的机会,学校和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在以技能型人才为主的社会大环境下,学校单一的培育模式往往不能适应社会进展的需要,学校培育的学生既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种简单化的人才培育模式不会产生良好的效应,必将被社会抛弃。高职院校简单化的人才培育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偏重理论教学,学校很少要求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学生从而缺乏相应的动手能力;第二是课程不够新颖,学生从课堂中不能学到新技术、新工艺等,从而使学生踏入社会后显得盲目、无知。 2.人才培育观念的保守化。多数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思想和观念都有一些保守,重视学科忽视技术,偏重理论看轻实际,这就使得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差,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造成人才畸形进展。正是因为施教者思维的保守化、观念的局限化,高职院校人才培育才受到各种社会力量的阻碍。高职院校保守化的人才培育观念主要体现在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思想拘束;误解了企业对于高职院校的要求,高职院校并不是一个只为企业普及知识的机构,还应该是一个为企业输送人才的地方。 3.人才培育教学方法的陈旧化。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过程中,除了要有多元化的培育模式以及现代化的培育理念之外,还需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大纲作为支撑。但多数高职院校存在教学方法陈旧化、教学环节薄弱化等问题,难以跟上前沿的现代科技,致使高职院校人才培育有着严重的“死学”现象。高职院校陈旧化的人才培育方式主要表现在教学手段的传统化,即老师依旧依靠课本、作业等传统形式来教学,学生思维被课本知识局限,不能从整体上认识该门课程,看不到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陈旧的教学方法不能丰富课堂,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使高职院校在人才培育上大打折扣。 4.人才培育的软件、硬件欠缺。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育技能型、实践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