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1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现状 通过对《“90 后”大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的调查》和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及用人单位进行的《毕业生需求、用人企业需求调查问卷》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不容乐观。1)职业素养对大学生仅是一个概念。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大多对职业素养的认识还停留在概念上。有 70%以上认为培育自己的职业素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清楚将来在找工作时企业最看重的是哪些职业素养。74%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时应该尽早制定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使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但不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6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少创新创业的素养以及能力,要增加实践的机会才能使自己更强大。2)现有的职业素养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在对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和用人企业的调查中,“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都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专业能力和组织、沟通能力。用人企业认为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是事业进展的基础,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对各种设计软件的熟练操作,扎实的手绘能力等基本功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恰恰是大学生缺少的或不够重视的。 2 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存在的问题 1)专业基本功不够扎实。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熟练的电脑操作,是步入社会、进入企业的最低门槛。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客户要求交稿的期限一般非常短,所以要求员工要能高效地操作电脑。但根据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现在的学生对于软件的操作基本是“会”,谈不上熟练,这就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甚远。手绘能力也是每一位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基本功。手绘图有着电脑图不能替代的作用:快捷、简洁。在与客户沟通时,用手绘图比较直观,也比较方便;其次手绘的过程是一个方案的思考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积累过程。这个过程很重要,往往闪光的思维就在纸与笔之间的磨擦过程中产生。但是现在许多在校学生并不重视手绘能力,认为手绘在这个电脑时代已经不是很重要了。2)职业规划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来看,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探究阶段,也是职业生涯明确、细化、实施阶段。这一阶段对一个人未来职业的选择,甚至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进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之前的学习生活相比,大学里无论是时间还是各种选择都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更多的自主性,尤其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由于实践性课程较多,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更多,但是他们缺乏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