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改革路径探讨 摘要:推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改革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定要求。本文深化分析了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现状,重点探讨了行政管理改革的几点措施,即创新行政管理服务理念,科学设置高校行政管理机构,以学校章程为基础构建学校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机制,实行精细化管理,提高行政管理执行力等,以期对加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改革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改革;路径 2024 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24-2024 年)》的通知,对如何加快进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重大战略部署,督促国内职业院校深化理解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努力加快进展现代职业教育,而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就是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建设,所以,高职院校应紧跟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步伐,创新办学思路,从行政管理改革入手,进一步健全办学体制机制的各项建设方案,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工作职能,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全面推动学校现代职业教育建设工作。 一、我国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现状 (一)管理观念滞后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不断进展,社会对高职院校教育人才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这对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国家教育部门、各级教育部门不断出台各项政策指导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质量改革,但现代化管理理念并没有随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改革工作的开展而被真正树立。落后的管理理念已直接成为高职院校健康进展的瓶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普遍存在服务效率低、态度差的现象,许多老师、学生深感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办事难,事难办”。 (二)机构庞杂、权责不清 近年来,国家、各级政府部门都致力于精简机构,然而,高职院校仍旧遵循旧有的机构设置,而且随着行政管理人员的增加,机构设置也仅增不减。庞大的高校管理机构重叠、臃肿,导致学校权利、职责分散,甚至出现权责交叉的现象。行政管理部门相互配合协作能力差,行政管理效率整体偏低。 (三)高职院校内部体制机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但各种制度和机制较分散独立,缺乏统一的章程作指导,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体制机制。虽然随着国家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核准与实施工作的进一步推动,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建立了学校章程,但没有将学校章程建设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