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非学历培训管理系统思考 一、高职院校非学历培训管理现状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教学相对偏向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育,与企业联系相对较多。但是由于社会相对更倾向于与本科院校进行合作,很多高职院校的非学历培训工作的规模较小,培训时间较短,管理模式也多为人工管理,建立非学历培训管理系统的需求并不急迫。随着国家对于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要求提升,高职院校也在积极寻求开展非学历培训,探究行之有效的非学历培训管理模式。随着非学历培训规模的提升,其管理日趋复杂,使得人工管理和一般的计算机信息存储已跟不上实际需求,因此建立非学历培训管理系统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二、非学历培训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的行为。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采纳各种手段,根据需要达成的目标,根据法律规范实现受训人员的知识获得或技能习得。与学历教育相比,非学历培训的培训对象来源复杂,培训时间较短,培训形式多样,培训效果不易评价等。为了法律规范培训流程,提高培训效率,合理分配资源,需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将培训的主要参加者纳入到管理系统中,实现培训管理者、培训老师、培训学员的有机互动。其中培训管理者可以管理老师和学员的信息、调配培训相关资源、进行培训评价等工作;培训老师可以进行学员管理、作业和考试设置等;学员可以了解相关资讯、完成作业和参加考试等等。 三、系统设计及功能 为推动非学历培训工作管理的法律规范化、信息化,完善各种培训项目的申报、实施、经费管理,实现线上线下学习,更好的满足非学历培训项目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非学历培训管理系统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一)培训业务管理功能。该功能包括了培训项目管理方面的大部分内容。首先,根据高职院校的一般管理模式,开展非学历培训前,培训实施部门需进行申报,获批后方可开展培训。培训实施部门可以通过申报审批管理模块,填写培训项目申报表,提供培训内容、对象、时间、人数、预算等信息,并提供相关合同、文件、课表等支撑材料,各级审批人员可在线审核资料并即时审批,还可以反馈审核意见。其次,培训实施整个过程中,需要对老师、学员、课表等信息进行调整。管理人员可以增加、删除老师和学员,调整课表安排。老师、学员可以修改自己个人信息。再次,为保证培训质量,非学历培训系统应该对老师的工作情况、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关注,并及时提醒。在上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