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进洞施工方案一、洞口工程总体概况1、地理位置湖北省XX至XX高速公路第X合同段天池岭隧道起讫里程YK173+100~YK173+915(ZK173+100~ZK173+955),全长815m(855m),位于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镇龙潭村。该洞口工程位于隧道出口端,其隧道出口设计里程为YK173+915(ZK173+955)。2、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隧道出口位于斜坡中部较陡处,总体与一突出山梁正交,斜坡坡向349°,坡度角32°左右。山上植被较发育,多为农田作物及灌木.根据钻探及地质调绘资料,山坡坡体地层由表及里依次为坡积覆盖层、强风化泥灰岩。岩层产状345°∠25°左右。覆盖层亚粘土厚度不大,一般小于2.0m,以硬塑状为主,其工程地质条件较差.3、水文地质条件隧道出口位于侵蚀剥蚀中低山区,为分水岭地区,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类型有三类,即孔隙水、风化裂隙水、基岩裂隙水。根据钻孔及周边水文地质调查,结合岩性、地貌和构造分析,洞身岩体地下水不甚发育。孔隙水主要赋存在坡积土中,风化裂隙水主要赋存在强风化岩层中,基层裂隙水主要赋存在弱风化岩层中.隧道所在的山体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直接渗入补给,径流方式是垂直向下沿节理裂隙及断层破裂带径流;受地形限制,地下水由山体分水岭,以弱风化岩层、泥灰岩与泥质粉砂岩分界面为界面对四周渗流,排泄基准面为弱风化岩层顶面。4、技术标准隧道路面按双向四车道设置,设计行车速度为 80km/h,隧道建筑限界 10.25m,隧道净高 5。0m。二、洞口工程设计概况1、洞门设计洞门型式采纳片石混凝土端墙式,其出口端设计里程为 YK173+915(ZK173+955),坡率 1:0。1,厚度 1.6m,处于Ⅴ级围岩地段,地质为崩坡积碎石土。2、边坡、仰坡设计洞口边坡、仰坡开挖坡率均为 1:0.75。洞口边坡、仰坡防护实行锚网喷支护形式,其中锚杆采纳 Φ22 砂浆锚杆,L=3。5m,间距 120cm×120cm,梅花型布置;混凝土采纳 C20 喷射混凝土,厚度 10cm;钢筋网采纳φ6 钢筋网,间距 20×20cm。3、排水系统设计在距隧道洞口边坡、仰坡开挖线外不小于 5m 处施作洞口截水沟,以防止雨水对洞口边坡、仰坡坡面和洞口绿化的冲刷而造成洞口失稳.根据地形条件,截水沟流水方向向两侧,与自然沟形成排水系统。隧道正洞两侧设边沟,经沉淀池后排入路基边沟流入自然沟.4、进洞辅助措施设计洞口采纳 40m 长大管棚进行超前支护.三、临时设施情况施工用水:拟在山顶上建一座 100m3的高山水池,作为左右线施工用水。供风:在天池岭隧道出口左右线之间路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