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 中学家校共育研讨活动发言稿 家校合作共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这个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要老师和家长之间相互信任,这样才能获得很大的效果,下面是我带来的20XX 中学家校共育研讨活动发言稿,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家校合作共育,其实我们早已开始实行,开家长会、和家长互通电话、微信、要求家长来学校了解情况、我们的家访……但请问大家,当时共育的效果怎么样?我想不成功的经历应该居多吧。记得自己在每次和问题孩子家长沟通完后,常常只能埋怨家长的不配合、文化层次低,其实现在才明白:早先的做法,根本谈不上合作共育,只是在学生出现问题后和家长的被动联系,因为总是对学生问题的反馈,家长常常感到不耐烦,甚至让一些家长出现不敢接老师电话的现象。 两年前,我们学校成为**市“新教育”项目的实验校。通过培训学习,我们认识到:家校合作共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保持一致,因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假如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蹋下来。这种合作是主动的、是自发的,是以老师和家长之间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为基础的,而不是一种单向的问题反馈。 我们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反思,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形成了一套班主任跟学生家长共同开展工作的实际方法。学校自上而下组建了三级家委会,利用家委会来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沟通;举办了不同主题的“家校共育大讲堂”、在微信平台分别创建了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家校共育群,通过这种新形式的“家长学校”分享教育故事、教育方法、开展教育研讨,不断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 学校还成立家庭教育培训中心,**副校长担任中心主任,组织班主任为家长编写了家校共育手册,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给父母们提供一些实际建议。在指导家长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摆在中心位置——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人?在每一个年级的第一次家校见面会上,都是从这一讲开始的。我们力求让家长明白,现在刚刚进校的孩子,再过二十年就要踏入劳动和社会生活,一定要成为现代社会的建设者。 我们还不断创新家校合作方式,让党员深化学生家庭,从改变家长做起,帮扶学习困难学生。在刚毕业的 20XX 届中,我们班的**,原本考高中根本无望,就是在初三第二学期,由**副校长亲自找到家长,通过了各种方式改变家长观念,和老师一起,从改变家长做起,经过多方的努力,孩子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