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 年如何建立农村社区进展状况评价标准 如何建立农村社区进展状况评价标准,是整个农业社区进展评估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遵循科学,建立适合本地情况的进展评估标准才是最科学的,下面就让大家和我一起探讨一下! 在回顾我国农村社区进展沿革基础上,阐述新型农村社区的类型、分布及要素构成,遵循科学性、全面性、一致性、现实性与可比性原则,从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进展、社区管理与服务、社区文化氛围等方面系统构建包括 4 项一级指标、9 项二级指标和 19 项三级指标的新农村社区进展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型农村社区进展沿革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施以城带乡战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20XX 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完整的提出了“农村社区”的概念,并要求把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0XX 年开始,民政部在全国启动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并确定了 304 个国家级实验县(市、区);20XX 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必须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区和谐稳定”,20XX 年全国已有 11%左右的村庄开展了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20XX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强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协调进展的突破口,是新型城镇化进展的战略基点;20XX 年,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动会在安徽省淮北市召开,推出《关于深化推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深化开展;20XX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进展,根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进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二、新型农村社区类型、特征与要素构成 (一)农村社区类型划分。根据区域位置,可分为一般新型农村社区和城郊新型农村社区。一般农村社区指位于城镇规划区范围以外的新型农村社区;城郊农村社区指位于城镇规划区范围以内,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新型农村社区。根据地域及产业进展情况,可分为农业区新型农村社区、半农半牧区新型农村社区、牧业区新型农村社区。农业区农村社区建设宜实行集聚整合、规模进展的模式建设;半农半牧区农村社区建设宜实行适度集聚、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