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读后感书评欣赏 《丝》是一部由德国作家迪尔克·胡泽曼著作的书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该书根据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记载的真实事件改编,以丝绸之路为线索贯穿全书,令人印象深刻。我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在我国的神话传说里,轩辕黄帝的元妃嫘祖首创养蚕缫丝和用丝织成丝绸的技术。并且,她将这一技术在全国推广,让丝绸从此走入了我们祖先的日常生活中。 汉武帝时期,汉军击败匈奴,致使大漠以南再无王庭,打通了西域通往西亚的道路。汉帝国与西亚各国开始商贸沟通,丝绸被商人们带到西亚各国,并传到了罗马帝国。 华丽多彩的丝绸深得罗马人喜爱。物以稀为贵!那时的丝绸犹如现在的黄金一样,决定着其它物品的价格。而且,罗马人通过向周边国家和西方各国贩卖丝绸,赚取了可观的利润,增加了国家的实力,成为了强国。 然而,几百年后,即公元六世纪,东罗马帝国和波斯之间发生战争。波斯国王下令封锁道路,严禁丝绸向西流入东罗马帝国。 东罗马国王查士尼丁为了不受制于波斯,悄悄地派弟弟和侄子去中国寻找到了生产丝绸的方法,突出了重围。这件事,被查士尼丁的大臣、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记录在史书中。 斗转星移,历史的车轮转到了当代,德国作家迪尔克·胡泽曼根据历史记载,创作了小说《丝》。 迪尔克·胡泽曼是一位德国作家、考古学家、科学记者。出版过多部以罗马时期为题材的历史著作。《丝》是他的第二部历史小说。 该小说再现了东罗马国王的弟弟和侄子穿越海洋、沙漠、高山、草原,历经重重险阻,从中国带回了养蚕和蚕丝制作技术。 甘愿为国家奉献 东罗马帝国被敌国波斯扼住咽喉,危在旦夕。为了挽救自己的祖国,国王的弟弟陶鲁斯和侄子离开了荣华富贵的宫廷,找了一个向导,踏上了去陌生而遥远的东方寻找制作丝绸技术的冒险之旅。 为什么称之为冒险之旅?因为在当时,丝绸是商人们从中国接力运输到罗马的,从未有人完整地走完运送丝绸的全部道路,所以陶鲁斯找不可以借鉴的完整经验。而且,途径的国家之间战争不断。 陶鲁斯一行人经历了暴风沙、炎热、寒冷、饥饿、死亡等考验,最终,靠着坚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成功将蚕丝技术带回国。 古丝绸之路上的“ 中转站” 公元六世纪时期,从东方的中国到西亚,必经楼兰、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喀什等国。它们有的位于盆地、有的伫立在雪山旁,有的在草原,有的在沙漠……居住着游牧人、韦纥人、栗特人、波斯人……,语言和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