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夏季施工气候炎热,建筑工人普遍在露天和高处作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随时都有发生中暑事故的可能,因此,加强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是保护员工身体健康,保证完成生产指标的一项重要措施。1 预防中暑事故基本安全要求实行综合的措施,切实预防中暑事故的发生,从组织、技术、保健等多方面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1.1 组织措施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领导,在入暑前,制订防暑降温计划和具体措施。1.1.1 加强对全体员工防暑降温知识教育,增强自防中暑和工伤事故的能力。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1.1.2 根据本地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利用早晨、傍晚气温较低时间工作,延长休息时间等办法,减少阳光辐射热,以防中暑。还可根据施工工艺合理调整劳动组织,缩短一次性作业时间,增加施工过程当中的轮换休息。1.1.3 贯彻《劳动法》,控制加班加点;加强员工集体宿舍管理;切实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员工吃好、睡好、休息好。1.2 技术措施1.2.1 进行技术革新,改革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纳机械化、自动化,减轻建筑业劳动强度。1.2.2 在员工较集中的露天作业施工现场中设置休息室,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室温不宜超过 30℃;施工场地露天作业比较固定时,也可采纳活动布幕或凉棚,减少阳光辐射。1.2.3 在车间内操作时,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天窗排气,侧窗进气,也可采纳机械通风措施,向高温作业点输送凉风,或抽走热风,降低车间气温。1.3 卫生保健措施1.3.1 入暑前对从事高温柔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 1 次健康检查。凡患持久性高血压、贫血、肺气肿、肾脏病、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柔高处作业工作。1.3.2 对露天和高温作业者, 供应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料。供给含盐浓度 0.1~0.3%的清凉饮料。暑期还可供给绿豆汤、茶水,但切忌暴饮,每次最好不超过 300 毫升。1.3.3 加强个人防护。一般宜选用浅兰色或灰色的工作服,颜色越浅越阻率越大。对辐射强度大的工种应供给白色工作服,并根据作业需要配戴好各种防护用具。露天作业应戴白色安全帽,防止阳光曝晒。2 发生中暑的表现及应急措施2.1 中暑症状的表现2.1.1 先兆中暑。其症状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流汗、口渴、感到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不能协调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此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起过 37.5 度。2.1.2 轻症中暑。其症状为: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