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西文化的价值取向分析

中西文化的价值取向分析_第1页
1/19
中西文化的价值取向分析_第2页
2/19
中西文化的价值取向分析_第3页
3/19
中西文化的价值取向分析 国作家维克托•弗兰克尔在《人生的真谛》中曾经说过:“人类只有两种善良的人和邪恶的人。”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对于人性的讨论必须升级到善良和理性的层面。在西方国家,大多数人都信奉基督教。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他们的人性取向继承了清教徒的“原罪说”,即“人之初,性本恶”。《圣经》上曾经这样写道:上帝在制造了亚当和夏娃以后,本想让他们在伊甸园里面欢乐的生活,但他们却没有遵守上帝的约定,被蛇引诱偷吃了“禁果”,上帝知道后非常生气,就让他们离开了伊甸园。所以,西方文化中将人的诞生归为一种“罪恶”,人性的根源就有百分之五十是“善”,另外百分之五十是“恶”。“善良”的一半就是上帝的象征,虽然西方人认为自己从出生开始就有“罪”,但是他们也信任只要自己主动改过自心,就可以自强自立,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他们根深蒂固的信念。既然他们内心深处有这样的思想,那么他们对人性的质疑就无可厚非了。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文化坚持的是“从善到恶”,因此,我们从古至今宣扬的都是“人之初,性本善。”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中,从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到孟子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都在宣扬儒家的性善论。在中国人的成长历程中,会受到来自社会的各种影响,其中有好有坏,部分人可能从善良走到邪恶,所以有“吾日三省吾身”的想法,即平常必须将自省和修身行为放在心上,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完善自己的道德涵养,以此来维护善良本性。 中西文化中人与自然取向的差异 西方文化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一直都保持着一种“天人相分”的观点,与之不同的是,中国一直都赞成天人合一,并且坚持着自己独特的传统宇宙观中国人将人类列为自然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人道就是天道。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评价中国文化为“以类和之,天人和一也”,这也是对中国文化的肯定。中国人都讲究顺其自然,人们的生存都离不开自然的帮助。与中国文化不同,西方文化觉得人与自然应该是分开的两个单独个体。《圣经》的创世纪篇章中就有这样的思想。“上帝制造了亚当和夏娃,就是想让他们成为自然的主人,主宰着世间万物。”因此,在西方人的眼里,人类理所当然是自然的主人,可以随意利用和支配自然,以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和要求。对于自然的态度,中西方的建筑设计是最好的体现。如中国苏州园林设计中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奇石真草等,建筑中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息,让居住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西文化的价值取向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