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一、引言 所谓养老保险也被称为社会养老保险,主要是指国家根据规章制度对退休或者达到法定年龄的老年人给予资金的补贴。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则主要包括三种含义:其一,养老保险是在规定的范围中劳动者与退休人员所享受的政府补贴,这里所讲述的规定范围是指劳动者根据法律每年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并且符合养老待遇的城镇职工。其二,养老保险的目的是能够保障职工在离开工作岗位后具备基本的生活补贴,具有比较稳定的生活。其三养老保险往往需要社会保险作为主要进展载体,以此实现保障的基本作用。 二、人口老龄化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产生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进一步激增退休费用 伴随着社会的进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现状日趋严重离休退休职工的费用逐渐上升,在 20XX 年突破 3000 万元,20XX 年突破 4000 万元,截止到 20XX 年已经突破了近 7000 万元。之所以导致全国离休退休职工费用上升的原因包括两点:其一是离休与退休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在 20XX 年退休人数超过 3000万人,20XX 年则超过 5000 万人,20XX 年则突破 7000 万人。每三年便会增加 3000 万人,导致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多。另外,在近几年时间间隔产生缩短的现象,每年平均增加 170 万人。其二是每年每人的退休费用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 1978 年的 500 元到今日的 4000—5000 元,可以得知退休费用伴随着社会的进展、国民经济的进展而不断增高。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与扩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上升,对国家财政而言带来威胁与阻碍。 2.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保险基本的筹集方式发生变化 从整体角度分析,人口年龄与基金的筹集模式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由于人口老龄化的不断进展导致人口年龄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这种模式会导致养老金支付、收缴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致使养老金保险基金筹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自21 世纪初国家便颁布了相应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且根据国家的进展水平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制定符合实际进展需求的制度,养老保险资金筹集的方式也从原先的现收现付转变为部分积累,这种筹集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养老金发放的金额,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部分积累资金此外,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老年人的数量多、规模大,老龄化进展速度加快,老龄化地区城乡差异明显等因素导致积极转变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成为了当前最为主要的任务,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