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设计交通设施论文 一、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指引 在通过对国内城市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案例讨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的指引,作为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的参考。 1 人行道的人性化设计 人行道设计除满足使用功能、保证其平整度及密实度外,绿化应采纳乔灌木结合形成树阴,道面铺装需要根据不同环境选用不同色调、不同材料与花色图案体现人行道与环境的协调,衬托城市特色景观,营造一个和谐的城市文化环境。对商业区、金融区、休闲广场等路段,宜选用暖色调,以红、黄为主色,配以黑、白绿作对比色,其铺装图案显示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热烈、喜庆氛围。对医疗、学校等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路段,主色调可选灰白与浅蓝色,显示优雅、干净的环境气氛。居住区、行政管理区,主色调可选用红、黑或不用上下台阶,行走平顺舒适。 2 人行过街的人性化设计 对于平交口的人行过街设计,应采纳便利性的原则,从行人的角度考虑和分析问题,要注重保障步行交通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因此,在路面较宽,车流量较大、行人无法一次穿越的道路上,应推行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对于其他交叉口的人行过街设计,应结合交叉口周围的环境,选择地下通道、人行天桥等交通设施。可以通过在桥上植架等方式在桥体上配置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来装饰美化桥体使其在满足通行功能的同时兼具一定的观赏性;桥上采纳不同的铺装材料可以改变桥的氛围,但是也应注意与高栏、栽植带照明等设施相互协调。对于路段过街设施的设计,应结合单位进出口、重要吸引点以及公交停靠站来选择位置。 3 自行车道的人性化设计 自行车交通定位为机动化交通的辅助性交通工具,主要功能有 4 种:一是直接服务于短距离出行;二是服务于旅游业;三是满足居民休闲、健身需要;四是作为轨道交通、常规公交的接驳交通工具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自行车道必须与土地使用规划紧密结合,无特别情况的城市道路两侧须设置自行车道,有条件的可设置自行车专用路。城市次干道及以上等级道路,机动车道和自行车道之间须实行物理隔离。城市支路交通量较大的,应根据条件设置机非隔离设施。应保持自行车道路路面平整、抗滑、耐磨,避开自行车道高低起伏。在道路立交中,除满足设计法律规范外,应尽可能减小自行车道的纵坡坡度。 4 无障碍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是城市人行道体现人性化设计的一个方面,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