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育模式园林专业论文 一对园林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思考 1 明确以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 相适应的人才培育目标中职学校的园林专业要办出特色,必须要明确人才培育目标。国务《关于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进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为促进就业与再就业服务;为农业与农村服务;为推动西部大开发服务。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求职观念的转变,“职业教育是提供就业服务的教育”“学校是教育资源的集散地、是提供教育的服务站”这一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正在逐步地深化人们的头脑,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日益被社会认可。因此,在定位园林专业人才培育目标时,应在坚持国家培育目标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针对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与进展的需要来定位培育目标和培育规格。通过专业学习毕业生可以担任园林树木、园林花卉繁育、栽培技术员,花卉园艺技术员,园林苗圃技术员,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员,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员,园林工程技术员以及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员等。 2 构建以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及市场变化需求 相适应的人才培育模式通过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育模式的理论讨论与实践,构建符合中等职业教育规律,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育模式,是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建设和进展的关键。人才培育模式,一般是为实现培育目标而实行的培育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以培育服务生产经营第一线的高素养劳动者和中初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园林生产经营有用技术和新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结构和培育方案;以“实践应用”和市场需求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学校与社会园林行业及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园林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园林应用型人才培育的基本途径。根据市场经济和地方区域特点通过多渠道广纳生源,完善教学硬件和软件,运用灵活多样的办学机制,加快构建特色鲜亮、结构合理、自主进展的人才培育体系,来实现中职园林专业人才培育目标。 3 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 拓宽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育渠道园林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