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满意公务员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人民满意公务员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乡是※※市最大的农业乡,原隶属※※市※※旗,1997年全建制划归※※市※※区,辖 17 个行政村,81 个农业社,总人口 1.5 万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受水的制约,种植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大田作物玉米为主,农民增收步伐缓慢。近年来,※※乡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狠抓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使全乡经济社会在短期内实现了跨越式的进展,农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2025 年,全乡完成工农牧业总产值 3.84 亿元,同比增长 91%;财政收入突破 1600 万元,同比增长 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15 元,同比增长 30%。2025 年截至 7 月底,全乡财政总收入完成 3035 万元,实现了历史新高。 一、抓教育,严管理,强化队伍素养 农村干部的素养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进展。该乡充分认识到只有拥有一支高素养的干部队伍,才能促进农村改革的深化,才能带领广阔人民群众共同致富达小康,所以该乡始终把加强干部队伍的素养作为加快进展的基础,想办法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养。 一是抓好理论学习。坚持党员干部学习日制度,每周的星期五下午为规定的学习日,全体党员干部都要进行集中学习,通过学习十六大精神、党章和农村政策法规等,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法制意识,通过观看党员电教片及学习先进人物事迹,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是抓有用技术培训。该乡常常聘请市、区农业、科技部门专家到乡里为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有用技术培训,鼓舞和引导党员干部参加农函大、农广校、电大的学历教育培训,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利用电教设备,学习外地增收致富经验。近年来通过现场指导、外出参观等形式举办各类培训班 20 场次,组织赴银川、山东、河北等地的种养殖示范基地观摩学习班 5期。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使党员干部扎实地掌握了至少一门农牧业生产有用技术,对全乡农牧业产业化进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狠抓干部作风。在抓干部作风中,乡党委把党员领导干部包农促富作为实施“富民工程”、全面推动小康社会进程的着力点,结合"三个代表"教育和党员先进性教育,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联系帮扶活动,先后制定了领导、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明确帮带任务,实行不见成效不脱钩,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帮助解决了一批基层群众生活中存在的急事难事和愁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凝聚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