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我死去的家读后感:我们有资格为人父母吗 《从前我死去的家》是一部由日本著名小说家东野圭吾著作的小说,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们看过呢?该书主要讲述了女主沙也加和前男友来到父亲生前居住的别墅寻找自己的记忆的故事。我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希望大家喜爱! 《从前我死去的家》,读来略略觉得恐怖。差点以为东野圭吾写的是恐怖片。 一对昔日的恋人,在一场同学会相遇,女方接着开始联系男同学,男同学也对与女方的再次见面抱有期待。看起来是要旧情复燃的节奏,不想两个人却开始了一段寻觅失却童年的旅程。真相扑朔迷离,却又处处伏笔,让你不断验证又不断推翻自己的推断。 东野圭吾写的很多书都涉及到家庭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有温情,有冷漠。 这本写的是虐待孩子。沉重的话题,在一点一点慢慢展现的线索中娓娓道来,让人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因为,这就是平常的我们,这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 女主沙也加,在同学会上介绍自己近况时透露出的信息是:结婚四年,育有一个快三岁的女儿。在旁人看来正是家庭美满、孩子可爱的时候,却被男主发现女主似乎隐藏着深深的痛苦。男主在与女主沙也加后来单独的见面中,得知女主丧失了小学之前的记忆,更发现了女主手腕有割脉的伤痕。是什么让她如此痛苦呢?在与女主去寻找童年记忆的旅途中,渐渐得知女主虐待女儿的事实。 女主觉得自己有缺陷,没有抚养孩子的资格。有时候觉得女儿很可爱,有时候又觉得,当初为什么要生这孩子呢?丈夫常年出差,一个人整天自己带孩子,光是收拾孩子的吃喝拉撒,一天就过去了。这样的日子过久了,不自觉地会从心底厌恶孩子的存在。男主在杂志约稿里写到一个母亲因为婴儿晚上老是哭闹,就忍不住猛掐她脖子。沙也加说:“看到这个后我吓了一跳,以为写的是我呢。”是的,每一个母亲,每一个带过孩子的人,怎么会没有这种类似的记忆?即便不是产后抑郁症,即便孩子并不是熊孩子,这样的想法和做法,也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 女主会把孩子的腿打得又红又肿,原因是什么呢?“她不肯吃饭。叫她少吃点点心,她却背着我偷吃,到了该吃饭的时候又撑得吃不下了。”谁家的孩子不是常常这样?孩子挨打哭闹了还好,偏偏后来习惯了,明明被打得很痛,还忍着不哭,一动不动地一点反应都没有,仿佛在忍耐着暴风雨过去,对这样的虐待也开始无视。于是大人就更气,打得更厉害。 孩子麻木痛苦,难道大人就不痛苦吗?大人在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