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体育学讨论 1 应用目标设置理论转化体育学困生的步骤和方法 明确目标设置者 体育老师在制定目标前,要将学生考虑到其中,最好能与学生进行一次有效的沟通,征求他们的意见,以免事倍功半。 客观评价学生的能力 在确定好目标设置的对象后,紧接下来就是对对象进行一次全面诊断和分析,如运动技能水平、生理水平及心理素养等。如在足球教学中,老师应对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条件、技能水平、接受能力等情况进行诊断和分析。 应尽量设置切实可行、明确、具体、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 大量讨论证实,设置明确、具体、可观测的目标要比设置一般性的目标(如“ 再 跳 高 一 点 ” , “ 手 指 拨 球 再 多 一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形成有效的追求成功的行为,还能及时对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检验。如老师在进行 800m 教学时,一名女生体育学困生 800m 跑目前的成绩是 5min,老师为其制定的目标应该是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后要提高 1min,达到 4min,而不是一个月训练后,成绩要有所进步。此外,体育老师在为体育学困生设置目标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设置的目标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可实现性。太容易实现的目标,缺乏挑战性,激发不了学生的动机;相反目标太难,学生经过多次尝试后任然无法实现就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产生挫败感,从而放弃努力。第二,应设置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目标。许多学者认为:短期目标能对人的行为产生立竿见影的推动作用,而长期目标则能持续拖动人的行为。因此体育老师在设置目标时不但要设置长期目标还要将长期目标,并把长期目标逐级划分为一个个短期的子目标,当子目标被一一实现后,自然就会加大终极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如在网球发球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一名体育学困生发球入区率仅有 30%,老师对该生提出在期末到达 70%的入区率的终极目标(长期目标),然后对这一终极目标划分等级,最高一级为长期目标,最低一级为学生当前的技能水平,中间各级为个个阶段的子目标,逐步增加难度,以此帮助和引导学生实现终极目标。终极目标:提高 40%,入区率达到70%以上,目标三:提高 30%,入区率达到60%以上,目标二:提高 20%,入区率达到50%以上,基础水平:当前的发球入区率为30%,目标一:提高 10%,入区率达到 40%以上。第三,应尽量设置技术动作完成目标,而不是结果目标。技术动作完成目标是指学生完成技术动作的规格和标准(如在篮球交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