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论》读后感

《教育论》读后感_第1页
1/10
《教育论》读后感_第2页
2/10
《教育论》读后感_第3页
3/10
教育论》读后感斯宾塞的《教育论》由他陆续发表的四篇教育论文集合而成。全书包括四个论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智育”“德育”和“体育”。他在本书中主要从理论上论证与宣传 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发展时期资产阶级对教育的新要求,书中贯穿了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哲学观和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想。第一论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斯宾塞批评了以往的教育只重虚饰而不重实用。他首先以印第安人的生活习俗为例进行论证。“完全不考虑身体的舒适”,“要用两星期的劳动去买涂身炫美的颜料”,“一个妇人可以一丝不挂、毫不迟疑地走出小屋,可是不敢违反礼俗不涂抹颜色出来见人”。航海家见到,未开化的部落把彩色珠饰看得比花布或绒面呢贵重得多。从这些举例中反映出人类最原始的生活是华美的装饰要先于舒适的衣着。未开化部落对于外出首先想到的不是保温舒适的衣物而是一些对保护他们身体没有多大用处的装饰。斯宾塞由此提出在心智方面同在身体方面一样,人们所追求的都是装饰先于实用,即易受人称赞的知识放在人们学习的第一位而对于增进人们生活幸福指数的,那些在未来对人们生活有重要影响的知识则被放在了次要的地位。对于此论点,斯宾塞用希腊学校教学为证进行论述。在希腊学校中,主要科目是音乐、诗歌等,这些对实际生产生活没有什么作用影响的科目,而对于生活技艺有很大帮助的知识却只占很次要的地位,对于学习这些对实际生产生活没有多大用处的学科,人们往往认为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是一种上层社会生活的反映,这同时也是我读此书之前的看法我们从小受社会舆论的影响,我们对高贵生活的向往渐渐的转变成对那些富裕人家进行的对音乐,绘画,诗词等的向往与模仿,这些知识是最容易被外人所察觉与模仿的,有时我们甚至把学习艺术知识作为培养绅士淑女的标准,就好像这些“绅士教育”表示着某种特殊的社会地位。但我们在盲目追求这些于生活技艺无太多用处的知识时,往往忽略掉了那些真正的富裕人家在学习艺术知识之前是以科学知识(即与生活技艺有直接联系的知识)为基础进行事业打拼,建立家业,是在满足了自身最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在生产资料富裕的情况下对精神美层面的追求。而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总是在攀比,在舆论的影响之下,我们过多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知识,从而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如果说我们的生命足以让我们慢慢学习这些所有的知识(包括对生活技艺有帮助的和对生活技艺没有帮助的)那我们大可不必为哪种知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育论》读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