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发言稿 知识产权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各种知识产权产生的纠纷审判工作开展,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了一共 7 篇全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发言稿范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篇一 为解决专利侵权案件损害赔偿难问题,xx 法院进行相关探究和试点,确立“以市场价值为导向”的思路,逐步形成“证据思维和市场导向”的司法认定路径。 主要做法如下:1.妥善适用“证据披露”“举证阻碍”,力解损害查明难题。“证据披露”和“举证阻碍”制度在实践中主要用于查明权利人实际损失或侵权人侵权获利。通过相关制度的使用,让当事人想举证、能举证、不敢阻碍举证,从而解决“举证难”问题。2.巧用优势证据规则,加大司法保护力度。适用优势证据规则,对全案证据进行综合审核,在法定最高限额以上或者最低限额以下合理酌定相关实际损失或侵权获利。适用优势证据,既有计算的相对精确基础,又有裁量的合理之处,有利于减轻权利人举证责任,加大对权利人的保护力度。3.合理分配举证责任,探究认定专利贡献占比的途径。我们认为,应当结合证据规则,由原告针对其损害赔偿主张进行初步举证,由被告对其中非因专利贡献的利润部分依次说明并举证,对被告举证证实的合理部分予以扣除。 专利侵权案件中适用法定赔偿方法,我们认为应当考量案件相关市场导向的要素,主要从侵权行为的危害性;侵权人主观状态;专利权的类型、创新程度和稳定性;专利权生命周期和侵权时间;专利产品获得市场认可的程度;权利人与侵权人的商业关系和许可政策;侵权产品所获得的利润中应归功于涉案专利的比例;涉案专利为标准必要专利的,经综合分析与价值分摊处理之后的历史许可使用费情况等因素来科学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篇二 xx 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大力加强和创新着作权审判工作,依法保障和促进文化产业进展繁荣。 一、坚持司法主导,加大保护力度。一是积极探究侵权赔偿实现市场价值的途径。对于源头侵权、重复侵权、故意侵权的情形,酌情确定适当高于市场价值的损害赔偿。对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加大罚金刑的适用与执行力度。二是完善案件事实查明机制,灵活运用举证责任转移、优势证据等证据规则。三是合理发挥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的制度效能,凡是符合保全条件的,均及时实行有关措施。 二、重视制度设计,出台指导性意见。xx 高院制定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防控风险服务进展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