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不放心人排查帮教转化的思考与实践一、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煤矿属于高危行业,员工的身体情况和操作行为不当是威胁矿井安全生产重要因素。为了更有效减少人为不安全因素,确保矿井安全有序生产。经调研和总结,探究实践建立安全不放心人排查帮教转化的工作机制。 通过对安全生产“不放心人”进行排查管控、专项安全诊治、全方位齐抓共管的方式,提升全员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二、理论依据和课题价值 随着科技进步和煤矿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员工的劳动强度相对降低,体力消耗减少,生活条件渐渐变好,饮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过去吃好,到现在出现营养过剩。同时,井下作业实行 “三八制”,正常生活发生了变化,打乱了生物钟。员工年龄结构趋于高龄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脑血管疾病等身体疾病也进一步凸显,而渐渐向年轻化蔓延,给煤矿安全生产造成了新的人的不安全隐患。同时,矿井生产中很多岗位都要求员工要正确操作,稍有疏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所以加强这部分人员的排查管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不法律规范行为的发生也与员工的情绪、技能等有关,所以将这些人细分为准备结婚的幸福人、思想低落的情绪人、变换工种的改行人、休息不好的疲劳人、家庭变故的恍惚人等十种,并将他们作为核心排查对像,强化盯防管理,确保矿井安全稳定。 开展“双向互动”的联系机制,建立和谐的工作、生活关系,及时掌握身边工友的思想动态、工作动态,积极开展安全不放心人排查帮教转化活动,确定重点帮教人员,实行责任分解,进行“一对一”的重点帮教工作,通过拉家常、叙友情、解烦忧,加强对“粗心人、大胆人、懒惰人”的监督、教育、转化工作。通过对安全生产“不放心人”进行排查管控、专项安全诊治、全方位齐抓共管的方式,提升全员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三、课题组成员 孙兰广,39 岁,副队长兼工会主席,井下回收料工; 高厚银,41 岁,副队长,井下机修工; 陈海军,33 岁,班组长,井下运料工; 王兆军,46 岁,班组长,井下无轨胶轮车司机; 芦岭群,27 岁,技术员; 四、课题实施计划1、2025 年 12 月:课题开题报告形成。 实施人:李君2、2025 年 1-6 月:讨论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基础资料,明确了排查范围和基本原则,开展实践讨论的探究。 实施人:高厚银、陈海军3、2025 年 7-12 月:深化员工家庭,联系员工群众开展实践讨论 实施人:孙兰广、王兆军